小新第一次拿起网球拍的时候,整个网球场都为之颤抖——不是因为他天赋异禀,而是因为他把球拍当成了苍蝇拍,追着球场边的蝴蝶满场跑。
“小新!那是网球拍,不是捕虫网!”教练捂着额头,第无数次发出绝望的呐喊。
这就是小新网球生涯的开始。这个连发球都能把球打到自己后脑勺的男孩,谁也没想到会在三个月后成为学校的网球明星。
第一周的训练堪称灾难现场。小新发明了“蛇形发球”,球不是飞向对面场地,而是像喝醉了一样在空中画着诡异的曲线。他还独创了“匍匐接球法”,每次接球都要先趴在地上,美其名曰“降低重心”。
“小新,你是在打网球还是在表演杂技?”队友们常常笑得直不起腰。
转折点出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新照例在用他独特的“螃蟹步”满场跑动,突然一个踉跄,意外打出了一记漂亮的回击。全场寂静了三秒钟,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原来如此!要摔跤才能打好球!”小新恍然大悟,从此开始了他的“碰巧式网球”。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看似胡闹的打法居然奏效了。小新的不可预测性成了他最大的武器,对手永远猜不到他下一个球会往哪飞——事实上,连小新自己也不知道。
地区赛那天,小新穿着歪歪扭扭的运动服登场了。第一局他就使出了招牌动作“旋转木马式发球”,边转圈边发球,结果把自己转晕了,一屁股坐在地上。观众席笑成一片,连裁判都憋笑憋得肩膀发抖。
但奇迹就这样发生了。从第二轮开始,小新突然开窍,那些曾经滑稽可笑的动作变得行云流水。他的“蛇形发球”变成了变幻莫测的弧线球,“匍匐接球法”进化成了精彩的救球。
当小新拿下赛点的那一刻,他做了一个前空翻庆祝——然后一头栽进了裁判席。全场起立鼓掌,不知道是为了他的胜利,还是为了这个一如既往的搞笑结尾。
领奖台上,小新抱着奖杯傻笑:“其实我就是随便打打的,没想到网球这么简单。”
教练在一旁默默擦汗,心想:这孩子到底是天才还是傻瓜?也许,是天才型的傻瓜吧。
如今的小新依然是那个会拿着网球拍追蝴蝶的少年,只不过偶尔,真的很偶尔,他会打出让职业选手都惊叹的球。而他的爆笑成长记,也成为了网球场上最特别的传说。
1.《小新的网球初体验:从菜鸟到赛场明星的爆笑成长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站长。
2.《小新的网球初体验:从菜鸟到赛场明星的爆笑成长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sports-idea.com/article/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