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确认
取消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让足球俱乐部飞起来

让足球俱乐部飞起来

  • 作者:运动家
  • 来源:财旅运动家
  • 发布时间:2019-10-23 10:37
  • 访问量:

让足球俱乐部飞起来

【概要描述】即便之前已有过不成功的职业化试水,但10月16日中国足协宣布启动职业化仍旧激起涟漪一片。然而,当日下午便发生了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即足协在其官网发布了国奥队集训一个月的通知。此举的强制性与足协的放权形成对比,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正如同过去25年里,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进程争议一直存在,但最终的结果却难以预料,失败之言均是后话。此次,随着新任足协主席的上台,足协不再持有联盟股份等新动态,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

  • 分类:原创文章
  • 作者:运动家
  • 来源:财旅运动家
  • 发布时间:2019-10-23 10:37
  • 访问量:
详情
即便之前已有过不成功的职业化试水,但10月16日中国足协宣布启动职业化仍旧激起涟漪一片。然而,当日下午便发生了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即足协在其官网发布了国奥队集训一个月的通知。此举的强制性与足协的放权形成对比,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正如同过去25年里,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进程争议一直存在,但最终的结果却难以预料,失败之言均是后话。此次,随着新任足协主席的上台,足协不再持有联盟股份等新动态,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迎来拐点,即便争议旋即发生,但中国球迷对职业化仍旧怀有希望,至于能不能真正“飞起来”,还看后续。
 
放权与收权
2019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足球协会就中国足球职业联盟筹备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几个重点信息佐证着足协的放权决心。中国足协宣布,未来将充分放权给职业联盟,带动职业赛事进入市场化发展,中国足协对中超联赛的日常运营不再参与,不再持有职业联盟的股份(此前中国足球协会持有36%股权,是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由16家俱乐部提名和选举职业联盟的主席,中国足协对联盟董事会主席的选举进行监督。此外,职业联盟筹备工作组将入驻中超公司,对中超联赛进行更细致的调研和规划。
 
此次会议还宣布,为全面深化足球改革发展,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调整组建职业联赛理事会”的任务要求,中国足球协会于2019年8月22日足代会换届之后,积极推动“中国足球职业联盟”的筹备。经与中超俱乐部协商,中国足协牵头成立了“职业联盟筹备工作组”,工作组组长为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投资人张力先生,其他成员包括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黄盛华、河南建业俱乐部董事杨楠、大连一方俱乐部董事长张霖和山东鲁能俱乐部总经理孙华。联盟筹备工作组按照“尊重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坚持联盟企业化和市场化”的原则,推动构建新型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制度创新激发中国职业足球高质量发展。
 
然而,就在足球迷以及行业人士为之欢呼之际,当天下午中国足协便发布了《中国足球协会关于U22国家男子足球队集训的通知》,规定所有入选队员必须参加为期一个月的集训。也许这在中国足协的眼里并不是冲突与矛盾,但在部分人士看来,它对于职业化和俱乐部球员战术自由相悖而驰,一定程度上,大家开始为刚刚启动的职业化担忧了。
(足协关于U22国足集训通知:要求入选球员必须参加)
 
事实也的确如此。集训的通知一经发布,便有不少网友直接提出“集训一个月,不踢联赛了?”为此,17日,中国足球队官方微博发布信息解释这次集训,称集训期间与联赛有交集时,所有俱乐部需要打联赛的队员虽在集训名单中,但都会返回俱乐部参加联赛,待队员打完联赛再返回国奥队跟队训练。此外,该消息还指出,国家队征召以国家队为主来协调。
 
实际上,集训引发的争议并不是首发。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由于主教练里皮的反对,中国足协放弃了让国足长期备战的计划,由原本的1个月集训变更为2周时间。当时的业内解读称,此举传递出中国足协对规律的尊重。2018年10月初的那次集训,更是被央视解说员贺炜称之为“组建国家集训队,可以宣告中国足球第一次职业化改革结束。”
 
25年一波三折
回顾中国足球职业化之路,从1994年甲A联赛开始至今,历经25年之久。回望这些年的职业化之路,中国足球可谓走得艰辛又曲折。
 
甲A联赛时代(1994年-2003年)
1994年4月17日,成立于1989年的全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以下简称为“甲A联赛”)开始全面推行俱乐部制,首届职业化联赛有12支球队参赛,这也标志着中国足球开始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为了这一天,中国足球也准备了很多年,终于在1992年,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红山口召开的会议确立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1993年,中国足协在大连棒槌岛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足球十年发展规划草案》、《中国足球协会章程草案》和《足球俱乐部章程草案》等文件,最终确定把1994年甲级A组联赛作为联赛改革试点,把中国足球推向市场,实行俱乐部、教练员和运动员注册制等制度,从而将中国足球推向职业化。改革序幕开始。
 
在甲A联赛期间,不得不提的就是万达集团。1994年万达集团入主大连俱乐部,成立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以下简称为“大连万达”)。
 
1994-1998年间,大连万达囊括了甲A联赛的大部分冠军,仅1次败给上海申花。有报道称,当年王健林提着20万现金到现场观战,并承诺赢球就给发奖金。此外,奖励豪车、分房子更让王健林的足球缘一举定调。王健林的大手笔投入,让大连万达在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开端,成就了光辉岁月,也带动着中国足球的发展。但是在1998年,由于换教练未果、万达因为黑哨判罚止步足协杯半决赛等多种问题,让王健林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永远退出中国足坛。直到2018年再度回归。
 
万达的进与退成就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小段历史,而2002年的那次为了备战世界杯而进行的集训和取消升降级的策略,让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再度陷入摇摆。加之频发的黑哨事件、赌球等足球黑幕,当年的甲A联赛陷入混乱,很多人对联赛失去信心和激情。
 
据中国足协统计,甲A十年联赛期间,共有127个职业俱乐部参与,总场数达到3024场,现场观众达到4695万人次,俱乐部收入达到7亿多元。这让中国足球真正成为国内第一运动。但在这一期间,俱乐部发生32次转让,球队更名55次。这也暴露了俱乐部管理不科学,投资人不稳定等问题。当时北京晨报的报道指出,有的俱乐部为了夺得好名次甚至不择手段,比如贿赂裁判、消极比赛等,还有的俱乐部不讲市场规律,对青少年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不重视,从而严重影响了俱乐部的发展,侵蚀了联赛的肌体,损害了联赛的形象。
 
从1994年甲A联赛开始10年之旅,到2003年谢幕,改制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甲A联赛告别中国足球的历史舞台。这10年,为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既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教训。
 
中超时代(2004年至今)
2004年,中国足球在经历过去10年职业化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职业足球竞赛水平和品牌,正式推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将中国足球带入下一个阶段——中超时代。
 
2006年4月,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足球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中国足球协会与所有中超联赛参赛俱乐部共同出资成立了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中超”)。天眼查的信息显示,2006年成立之际,中国足协的认缴金额为72万元,目前持股比例为36%。此外,其他16家足球俱乐部公司各持有4%的股份。
 
但是,中超的发展并不顺利,足坛黑幕频繁被曝。200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展开足坛打黑风暴行动,大范围打击抑制足球发展的赌球、假球行为,也揭开了中国足坛的“黑色历史”,过去长期积累的假、赌、黑现象在这几年被大力度清算。
 
许家印正是在这“黑暗时刻”入主广州,并喊出“三年中超夺冠,五年登顶亚洲”的豪言壮语。
 
2010年3月1日,恒大集团以一亿元买断广州队足球俱乐部全部股权,俱乐部正式更名为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现为“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当时网友们纷纷表示怀疑和不屑,认为许家印只是在吹牛皮,然而接下来许家印证明未来将是广州恒大的统治时代。从2011年开始到2017年,广州恒大取得中超7连冠,2013年和2015年夺得亚冠联赛的冠军。许家印和当年的王健林路线几乎一样,对于球队的资金投入相当大,买外援、请教练、发奖金,让球员们无不拼尽全力,打造出中超广州恒大的霸主地位。
 
回顾中超16年的发展,中超的商业价值不断飙高。据德勤财务咨询发布的《中超联赛2018商业价值评估白皮书》,中超联赛场均观众数量从2004年的1.1万人到2018年增长至2.4万人。中超公司总收入从2006年的0.6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5.93亿元。其中版权收入十分可观,2015年体奥动力以5年80亿人民币价格购入中超联赛的全媒体版权,在2018年,版权价格调整为10年110亿。与此同时,中超联赛的赞助金额也从2006年的0.17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4.65亿元。
 
《中超联赛2018商业价值评估白皮书》显示,随着中超联赛进入第16年,中超的商业发展战略将更具创新突破,联赛将开展包括整合优化内部资源、提升品牌建设、加强自媒体传播、加强与赞助商线上线下的合作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我们看好中超联赛的商业价值再上新的台阶。
 
此外,德勤咨询认为,中国本土赛事赞助的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42.4亿元。其中足球赞助将达到22.7亿元,占到体育赞助规模的54%。
(数据来源:《中超联赛2018商业价值评估白皮书》)
 
宏观调控此起彼伏
在近期备受热议的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足协明确表示,此次改革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调整组建职业联赛理事会”的任务要求,积极推动“中国足球职业联盟”的筹备。
 
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为“足改方案”)正式出台,足改方案提出了“调整改革中国足球协会”的任务,其中就包括足协和足管中心的“脱钩”计划。时任重庆力帆主教练王宝山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这对每一个搞足球专业的人,尤其是教练,带来很大的动力。因为能够把这个足球作为举国战略这个高度,从中央开始抓,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知名球员孙继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说:“对于我们足球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球迷,方方面面我觉得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利好消息,希望趁着这个东风,能够让足球腾飞起来,让中国足球有一个大的进步。”无论是足球专业人士还是球迷们,对于中国足球都充满期待。
 
中国足球职业化的“马车”还在向前驶动。2017年1月5日,足管中心注销,中国足协与国家体育总局正式“脱钩”,中国足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构架成为历史。随着这一措施的实施,中国足球向职业化道路迈出重要的一步。
 
同年,联赛“U23球员使用规则”(简称“U23政策”)出台,旨在加强联赛年轻球员的培养。
 
足协规定,2017赛季每个俱乐部18人出场名单中必须有2名U23球员,其中一名必须首发。U23政策的本意是让年轻球员有机会在顶级赛场出场,积累比赛经验,与高水平外援对抗,获得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然而,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俱乐部为保证成绩且完成足协的硬性规定,让小将们上场应付一分钟就下场,甚至用U23球员换下U23球员以达到U23球员上场的规定。然而,政策并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在中超联赛实施U23政策的元年即2017赛季,整个联赛U23球员出场人数和出场时间不升反降。直到2019年,U23球员“闪换人”的现象依旧存在。
(中超职业联盟预计年底前正式成立)
 
在媒体一片声讨声中,U23的2.0版本出台。2018赛季,U23人数与外援上场人数绑定,首发必须1名U23球员,这意味着需要将另外两个换人名额留给U23球员。直接导致各个俱乐部抢夺U23球员,令其价格疯狂上涨至千万元。
 
2018年9月30日,中国足协下发《中国足球协会关于自2018年10月起调整中超、中甲,足协杯赛“U-23球员政策”的通知》。通知内容大致为:自2018年10月1日起执行新的中国职业联赛U23球员出场减免政策,持续到2018年中超、中甲联赛,足协杯赛结束。适用范围凡是被国家队、U21、U19征调球员的中超、中甲俱乐部,在联赛和足协杯赛,都享受相应的U23球员减免出场政策,成年国家队征召俱乐部23岁以上球员,也同样享受U23减免政策。此外,一家俱乐部征召3人及以上时,俱乐部比赛中可以不使用U23球员。
 
也就是说,从2018年10月1日到赛季结束,一支中超球队被上述各级国字号一次性征调总数超过3名球员,那么这支球队在这个期间的中超、足协杯比赛,可以不执行U23政策。至此,实行一年的“U23新政”在足协训练营计划之下名存实亡。足协给出这样一份复杂的“宏观调控”联赛规则,让不少人一头雾水,有媒体调侃称,各家俱乐部在研究首发阵容前必须做好“算术题”。
 
从1994年中国足球初探职业化,到现在再度涉水出发,职业化的一波三折写尽中国足球的坎坷历程。通过几个不同的职业化时代不难发现,中国足球在举国体制和市场化之间摇摆不定,一次次的试水,终结于足协的“宏观调控”。如今,再度开启职业化进程之后,各俱乐部能否真正实现自主权还有待验证,但足协放弃中超股份,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 6号楼5层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电 话
010-85647149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关注官方微信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关注官方微博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903203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视频中心

版权所有: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1904985685-1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