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确认
取消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中国乒乓》未能“绝地反击”,体育故事应该如何书写

《中国乒乓》未能“绝地反击”,体育故事应该如何书写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3-08 10:26
  • 访问量:

《中国乒乓》未能“绝地反击”,体育故事应该如何书写

【概要描述】一部体育电影要想收获观众的认可,不仅要通过表现体育运动、讲述励志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传达精神主题,强化受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认同感,还要让体育电影彰显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怀。

  • 分类:原创文章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3-08 10:26
  • 访问量:
详情

 
(图源:《中国乒乓》官方微博)

 

近日,以中国乒乓为主题的体育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在撤档后重登大银幕。尽管有很多观众在看完影片后表示被乒乓健儿顽强拼搏的热血精神所打动,但也有观众表示影片在题材和叙述上过于俗套,缺乏创新。

 

在体育电影日益发展的今天,体育故事应该如何书写,过往传奇应该如何重塑,正在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01 中国体育电影发展史

 

我国最早的体育电影是明星影片公司1928年出品的《一脚踢出去》。该片由洪森编剧,张石川、洪深导演,讲述了一个与足球赛有关的爱情故事。电影巧妙地将真实足球比赛的场景与单独拍摄的画面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放映效果。1933年,张石川一鼓作气,又拍摄了一部讲述足球运动员日常生活与足球规则的无声黑白片《二对一》,但反响平平。

 

而真正让体育电影走进大众视野的是1934年上映的《体育皇后》,这部由孙瑜编剧和导演的作品被专家称为“在形式上更为完备的体育片”。影片拍摄的直接动因来源于1933年10月在南京中央大运动场举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这届运动会原计划在1931年举行,但因“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被迫推迟。在彼时内忧外患、国民体质虚弱的背景下,导演将身体强国的时代诉求和“体育救国”的理念融入影片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至此之后,体育电影独立成为一种电影类型,也成为反映时代特征、记录体育演化的载体。

 

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强调国家荣誉、民族精神至上的体育电影开始涌现。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的彩色故事片《女篮五号》正是诞生在这一时期。此外,讲述我国冬季运动发展的《冰上姐妹》和反映群众性体育运动的《球迷》等影片也于同时期上映。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电影业逐渐复苏,体育电影也从国家荣誉层面转向对情节和人物的重点塑造。1981年张暖忻导演执导的《沙鸥》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该片讲述了中国女排运动员沙鸥经历伤病、失败、爱人罹难的种种打击之后,依然重振精神,为排球事业奉献全部生命的故事。

 

 

进入90年代,我国体育电影开始尝试借鉴西方的电影风格,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和节奏,代表作包括《冰与火》、《女足九号》、《少林足球》等。

 

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竞技元素和体育精神开始更多地出现在体育电影中。而我国电影整体制作水平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使得体育电影对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叙事结构的安排更为合理,本土化、商业化的新主流体育电影成为主流。《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攀登者》、《夺冠》等佳作的相继问世,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体育电影的新风貌。 


从中国体育电影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通过将体育世界中的人文精神与电影艺术相结合,不仅能展现出体育运动的形态美,更能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感与共情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丁亚平认为,体育电影是身体美学、国家话语与时代主题的变奏,优秀的体育电影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例如传递体育精神、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塑造鲜明的体育名人形象、推广体育产业等。

 

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外体育电影大多以男性为主要角色不同,国产体育电影则以女性和青少年为主要角色,存在一种特别的“女性优先”现象。上文提到的《女篮五号》、《冰上姐妹》、《沙鸥》、《夺冠》等,正是以女性运动员作为主角进行创作。

 

02 体育电影为何越来越难做?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出品人陈辉说:“中国体育电影有它的困难。”

 

回望过去,我们不难发现,在体育竞技精神内涵逐渐丰富、体育项目传播途径日益拓展的大背景下,大多数体育电影却依旧遵循原有的创作模式,导致国内的体育电影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首先表现为主题挖掘缺乏深度。中国体育电影从不缺少优质的素材,但大部分影片都属于励志片,故事大多沿袭主人公经受挫折,并最终通过顽强拼搏得以成功的传统套路,在对人物命运、性格的发掘上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难以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灵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不断开放,观众的价值取向已不再是简单的忘记个人意志的集体主义,而是在追求个性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而当前的国内体育电影,却难以将这种更深层次的体育内涵表达出来。

 

 

其次是题材和情节欠缺创新意识。我国体育电影大都以大众体育运动和体育观众为表现对象,这就导致故事情节程序化,缺乏创新和想象力,容易导致观众审美疲劳。而能够从多侧面、多角度反映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状况、展现体育人真实生活及精神风貌的作品则较为匮乏。

 

最后是电影创作专业性不足。当前,体育电影的创作团队多为专业电影人士,其虽然能保证电影拍摄本身的质量和水准,但体育知识的匮乏却极大地影响了影片在视觉上的感染力。更为关键的是,有时为追求画面效果,创作团队往往会忽略真实的训练和比赛场景,使影片出现常识性错误,进而降低影片的专业度。此外,我国的体育电影在管理体制、明星包装、影片营销、电影科技手段等方面也有待提高。

 

03 当下的国产体育电影需要什么

 

美国电影《贝利:传奇的诞生》和《弱点》是近年颇受好评的个人体育故事电影,两部影片分别讲述了巴西球王贝利和普通黑人迈克尔•奥赫破除社会桎梏、最终化茧成蝶的故事。影片的素材一个来源于现实世界,另一个来源于作家笔下,尽管都有着相似的剧情走向,但两部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都在于对人物的深层次刻画和对体育自身价值的解读。

 

 

因此,一部体育电影要想收获观众的认可,不仅要通过表现体育运动、讲述励志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传达精神主题,强化受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认同感,还要让体育电影彰显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怀。

 

对于当下的影视公司来说,要想打造一部真正能让观众买单的体育电影,一要选好故事,深挖内涵,创作出一个符合当代观众口味和情感需求,能让其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射的剧本。

 

二要体现体育自身的价值观念。一部好的体育电影,需要表现出对坚持、拼搏、团队合作等体育精神的追求,以引导观众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提升电影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三要注重人物塑造。人物是影片的灵魂,对其的塑造不能只局限于外形,更应注重性格和心理的刻画。此外,影片不仅需要有备受瞩目的主角,还要有个性鲜明的配角,以起到增加戏剧冲突,串联剧情的作用。

 

四是要在电影拍摄和内容制作方面引入专业人才。在拍摄影片时,创作团队应与专业运动员和行业从业者保持沟通交流,让真正懂体育的人为电影出谋划策。通过合理安排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反应。与此同时,后期紧凑有力的剪辑,也更利于突出体育比赛的紧张感,升华人物的情感变化。

 

总的来讲,在当前市场商业化愈渐加深的局势下,体育电影理应处理好艺术价值和商业效益之间的关系,以电影镜头诠释体育内涵,以竞技魅力引领全民体育热潮,以强大之姿绘制体育大国形象。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 6号楼5层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电 话
010-85647149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关注官方微信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关注官方微博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903203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视频中心

版权所有: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1904985685-1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