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确认
取消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后冬奥时代,“冰雪”成为两会热词

后冬奥时代,“冰雪”成为两会热词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3-11 10:41
  • 访问量:

后冬奥时代,“冰雪”成为两会热词

【概要描述】“冰雪产业”和“体教融合”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

  • 分类:产业资讯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3-11 10:41
  • 访问量:
详情

(图源:新华社)

 

受刚刚结束的冬奥会和去年“双减”政策的影响,“冰雪产业”和“体教融合”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此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同时也要“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如何用好冬奥遗产?如何做到“以体育人”?如何拓展全民健身发展潜力?……代表和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01 冰雪产业

 

杨扬:
探索青少年冰雪运动多方参与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探索一条由政府引导、学校支持、政府和家长共担成本、冰雪运动俱乐部负责服务的多方参与模式, 从而确保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可持续性。

 

同时,建立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冰雪运动联赛体系,为参与冰雪运动青少年提供持续参与渠道和平台,通过比赛带动冰雪运动扎根校园、提升冰雪运动得参与度并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她强调,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完善和发展各级冰雪运动协会体系,培养冰雪运动教练人才,完善行业标准,保障冰雪运动健康有序发展。

 

张凯丽:
加大冰雪运动场馆设施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张凯丽建议,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建设更多速滑运动场馆。在全国各地有条件的地方,增加建设专门的短道速滑运动场馆,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短道速滑运动中来,为提高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整体水平,打牢坚实的群众基础。

 

李亚兰:
加强冰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冰雪旅游接待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建议,加强冰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冰雪旅游接待能力;健全省级冰雪项目联合培养机制,加速冰雪产业人才供给;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冰雪资源,提升冰雪运动致胜规律的研究和攻关。

 

麦康森:
将2月设为全民冰雪运动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名誉院长麦康森建议,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胜利召开的有利时机,通过设置全民冰雪运动月、建设冬季运动学校、加强冬季运动项目的指导和推动力量等多种方式,促进我国大众冰雪运动在冬奥会后的常态化发展。具体涵盖四个举措:

 

  1. 将每年2月设为全民冰雪运动月
  2. 建设由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冬季运动学校
  3. 加强冬季运动项目的指导和推动力量
  4. 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产业

 

董瑞:
成立冰雪经济领导小组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董事长兼院长董瑞的提案围绕如何扩大“后冬奥时代”冰雪经济辐射面而展开,他提出四项建议:

 

  1. 国家层面成立冰雪经济领导小组
  2. 扶持完整的冰雪产业链龙头
  3. 推进南方冰雪运动,积极建设室内冰雪运动馆与仿真冰及旱雪等
  4. 加快推进“冰雪进校园”工程

 

尤立增:
在张家口打造国家青少年冰雪运动学训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尤立增向全国人大提交《关于加快后冬奥时代冰雪人才培养的建议》。尤立增,建议在张家口建设国家青少年冰雪运动学训基地和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示范区,并把冰雪运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和课后服务体系,让更多青少年爱上冰雪运动。

 

朱鼎健:
借冬奥全运契机,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冰雪运动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建议,充分利用北京冬奥、2025全运会带来的体育热潮,借助冰球、花样滑冰等既有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普及发展冰雪运动,形成“北冰南展”的大湾区样板。

 

朱鼎健指出,“北冰南展”战略需要国家体育总局对不同区域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大湾区冰雪运动还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更多扶持。对此,他建议,把粤港澳大湾区设为“北冰南展”试验区,辅以相关政策支持。可以把“大湾区冰雪运动”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通过设立“大湾区冰雪专项资金”,联合设立并运营湾区冰雪训练基地,联合开展冰雪项目专业研讨,邀请国际冰雪项目专家参会等方式,整体性提升大湾区冰雪运动影响力。

 

李薇:
激发冰雪消费热情,促进冰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洋河股份酒体设计中心副主任李薇提出了关于让更多人投身冰雪运动,助力体育强国的建议。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冰雪运动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李薇建议:

  1. 坚持统筹规划,夯实基础配套设施,科学规划布局冰雪运动场地。
  2. 构建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 
  3. 创新举措助推冰雪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筹划和举办与冰雪有关的大众体育赛事。另一方面,通过发放冰雪消费券和举办冰雪嘉年华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冰雪消费热情。

 

张显友:
加快后冬奥时代冰雪体育运动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张显友认为,在后冬奥时代,要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形成的热潮,加快发展冰雪体育运动。


他建议 :

  1. 大力支持中小学校开展冰雪体育运动教育,借助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和带动效应,加快推动基础教育体教融合工作,助力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2. 国家在布局运动训练基地时,应点面结合、统筹兼顾,对基础条件好的省份要重点倾斜,加大训练基础设施可持续性投入。
  3. 鼓励社会各行业,以后备人才培育、开办兴趣班和赞助、举办各类赛事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冰雪体育运动中,积极参与冰雪体育运动推广。
  4. 鼓励各类学校适时向社会开放自建的冰雪体育设施,让更多人有参与冰雪体育运动机会。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定期举办各级别的冰雪体育赛事,带动我国冰雪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

 

孙艳玲:
加大冰雪运动规划统筹引导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遗满族刺绣第四代传承人、牡丹江渤海靺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艳玲建议:

 

  1. 加大冰雪运动规划统筹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及科学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布局冰雪运动场地。
  2. 加大冰雪运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力度,大力兴建公共冰雪运动场地设施,丰富冰雪运动场地类型,加大场地设施供给。
  3. 大力培养掌握冰雪运动以及冰雪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综合型人才,积极引进懂冰雪、懂运动、懂经营的高端人才。
  4. 优化冰雪运动布局,完善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冰雪运动开展水平。
  5. 大力普及冰雪运动,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技能,推广冰雪健身项目,指导大众冰雪运动。

 

杨振河:
促进航空运输与冰雪产业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杨振河表示航空运输具有快捷、便利、安全和舒适等显著优势,充分发挥航空运输独特作用,促进航空运输与冰雪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区域冰雪产业蓬勃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战略增长极。

 

除此之外,杨振河认为,还要加强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他说:“运动项目的发展要有群众基础,冬季项目也如此,场馆设施的配备非常重要。可以承办大型赛事的运动场地日常维护费用较高,可以建造一些适合新手或初学者练习的场地,低收费或公益开放,并调配教练员。”

 

卞志良:
加快促进国内冰雪制造企业崛起

 

全国政协委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志良表示,北京申办2022冬奥会之前,欧美品牌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国内冰雪装备制造业处于相对‘空白’,竞技领域和民用领域的冰雪运动装备几乎都被国外品牌所垄断。” 我们冰雪运动底子薄、起步晚、认识水平不一,冰雪装备制造一直是一个软肋,更容易在国际市场受到挤压,需国家大力支持。

 

卞志良建议,

  1. 从支持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找准突破口。
  2. 搭建国产装备产需对接平台,拉动内需市场。
  3. 优选国产装备纳入采购目录。


丁世忠:
进“后冬奥时代”中国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建议,面对未来国内外广阔的冰雪运动发展空间,应促进“后冬奥时代”中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

 

丁世忠提出了五点建议:

  1. 确保支持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的政策延续性。
  2. 延续“科技冬奥” 产学研联合攻关冰雪科技研发
  3.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和品牌培育 支持冰雪运动装备产业集群发展
  4. 立足行业融合 筑牢配套和支持体系
  5. 深化校企合作 创新冰雪产业人才培养

 

 
(图源:瑞金市教科体局)


 02  体教融合 

 

葛菲:
完善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葛菲建议,在遵循体教融合“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总体原则的前提下,各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时应注意政策的延续性和统一性。葛菲希望,通过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在保障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同时,鼓励运动员文化学习和全面素养提高,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张常宁
建议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统考

 

全国人大代表、女排奥运冠军张常宁建议在一些地区试点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省统考中增加体育考试,并将该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

 

张常宁表示,提建议的本意是为了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不是增加考试的负担,也没有重体育轻文化的意思,只是利用考试的杠杆作用,调动以“社会,家庭,学校和青少年学生”四位一体的积极性,能够真正的意识到体质的提升对青少年的重要性,提高青少年体育兴趣,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活动方案。

 

管健民:
提高中小学课后体育教学服务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主席管健民建议,中小学校应充分把握好“双减”政策机遇,切实提高课后体育教学服务能力。

 

管健民认为,“双减”政策的核心任务是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意在构建教育的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双减”政策的颁布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赢得了空间,“5+2”模式为青少年课后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由此管健民提出五方面建议:健全课后体育服务意外伤害防控机制;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后体育服务组织形式;优化“校内培训+社会力量辅助”的服务模式;完善教师参与课后体育服务的奖励机制;加大运动场地、器材建设的力度,有的放矢地解决学校的具体困难。

 

陈静:
把校园“五禽戏(操)” 列入中小学体育课程


全国人大代表、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人陈静建议,教育部门可结合实际,合理制定校园“五禽戏(操)”全国推广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把校园“五禽戏(操)” 列入中小学体育课程,进一步丰富中小学体育教育内容。
陈静表示,可以在全国选择有一定基础的省份,作为校园“五禽戏(操)”示范推广试点,先行开展,在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推广方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级校园“五禽戏(操)”交流展示和比赛活动,并利用冬夏令营活动,开展校园“五禽戏(操)”健身知识讲座和技能评比活动,让青少年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掌握健身知识。


张健:
“体教融合”要打破体育和教育的壁垒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张健表示,体教融合首先要打通体育和教育的政策壁垒,学校需要建立起体育教育的体系建设,例如开展高水平运动俱乐部的建设,按照年龄来提升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运动素质等。同时,学校需要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吸纳教练型体育教师人才。

 

丁世忠:
有效推进“体教融合”体系,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建议,有效推进“体教融合”体系,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丁世忠与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及专家机构深入探讨,就如何更加高效推进“体教融合”、更全面地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立一体化体育教程体系。
  2. 建立学生运动能力国家标准体系。
  3. 建立基于“双减”的体育课后服务资源体系。
  4. 建立“体教协同”校企联动的学生体育竞赛体系。

 

国桂荣:
完善体教融合体育人才培养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国桂荣建议,结合实际就体育特长生学籍管理推出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允许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招收体育特长生。

 

具体由教育部牵头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体育特长生招生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指导基层教育、体育部门开展具体工作。通过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发展,实现青少年发展渠道的多样性,保障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成才过程中兼顾文化学习和专业体育训练,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竞技体育人才。

 

胡卫:
建立健全体育美育考核评价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建议,应对提高体育分值、美育学科纳入中考进行科学论证,督促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艺体课程,同时要加强对校外艺体类培训机构的监管。

 

胡卫认为,应建立健全体育美育考核评价体系,遵循学科特点,凸显核心素养,探索更加科学的评价方式,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提高学生对美的观察力、理解力、鉴赏力。

 

吴为山:
建议取消中小学生的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建议,推动学校美育与体育协调化共同发展,推动博物馆、美术馆成为学校的“美育课堂”,同时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
他同时还建议,在美育中融入体育精神,在体育中贯穿美育思想。比如,观赏表现体育精神的美术作品,聆听表现运动节奏的音乐作品,在舞蹈编排中结合体育类的动作,观赏体育类的经典赛事、电影等,使学生对于身体美、运动美有更为艺术化地理解和领悟。在体育教学指导中,向学生传授与运动美相关的知识,增进他们对于身体美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引领他们在运动中发现审美、享受乐趣。


李燕:
全面增加体育和美育课时,规范考级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表示,当前我国正在推动“双减”“双增”政策落地实施,体育和美育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她建议,进一步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和美育教育,适当增加体育和美育课时。”

 

王艳霞:
让退役运动运动员进入教师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王艳霞建议,深化体教融合,让退役运动员进入教师队伍。她表示,统筹整合社会资源,支持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等经过培训和考核到学校任教,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既有利于加强学校体育师资,也有利于盘活退役运动员这一体育资源。


 03 体育消费 

 

黄达昌:
建设体育消费城市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达昌向大会提交《关于释放产业潜能,进一步推动建设体育消费城市的建议》。

 

他表示,国家预测未来将有5万亿的体育消费需求,要高度重视未来体育消费的布局和具体措施。这也是老百姓保障身体健康,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所需要的。

 

崔巍:
借亚运会来推动体育城市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崔巍表示,仅要借助亚运会来推动体育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也要让积极乐观、追求梦想的体育精神转化为城市精神品格的一部分,并浸润到杭城的每一寸肌肤之中。

 

谢双成:
持续放大亚运效应,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副主席谢双成表示,杭州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放大亚运效应,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在体育产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市民素质、治理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城市综合承载力、资源配置力、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美誉度迈上新台阶。

 

 04  健身产业 

 

杨振河:
建议设立武术专职监督机构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杨振河表示现在太极拳已经申请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在世界(上)的认识和认知度更加广泛了,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追求太极拳哲学的内涵,对生活有什么关系,所以追求这方面的人多了,摆在我面前的就是说(太极拳)传承,所以说我就愿意太极拳赶快进学校,进入学校让孩子从小认识这个东西,可能能保住这种文化。

 

杨振河建议,在传统太极拳武术进校园推动过程中,不仅要落实学校教材的改革和编制,还要相关部门设立传统太极拳武术专职机构进行监督。

 

民进中央: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民进中央在《提案》中指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是推动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

 

为此,民进中央建议:

  1. 加强居民区健身设施用地的科学规划
  2. 利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健身设施
  3. 满足群众对健身设施的多样化需求

 

 05  体育产业基地 

 

霍启刚:
鼓励发展体育产业融入大湾区发展

 

在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冬残奥会正在进行之际,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霍启刚建议,以冬季运动为切入点,举办更多交流活动。抓住粤港澳共同承办2025年全运会的机遇,以体育为主题举办更多交流,鼓励发展体育产业融入大湾区发展,鼓励香港青年以体育为切入点北上逐梦。

 

 06  体育场馆 

 

袁直:
合理开发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袁直介绍,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共有体育场地371.34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0平方米。其中半数以上场地集中在学校,基本不对外开放。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可以有效缓解全民健身所需场地不足的问题。

 

她建议,探索第三方专业机构托管的方式,运营管理学校体育场馆,并向社会开放。这样既可以减轻学校维护管理场馆的负担,又可以依托第三方机构做好学校课内体育的延展和课外体育的补充,将学校的体育资源转变为全社会的公共资源,让更多市民更便利地享受体育运动。

 

杨希雄:
规划建设城市体育综合体,实现场馆赛后良性运营 

 

全国政协委员、荆楚理工学院副院长、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杨希雄关注各类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他建议应加强各类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杨希雄建议因馆制宜,结合赛后利用实际情况,编制专项赛后利用规划,对部分场馆提出赛后功能改造方案,为场馆在赛事结束后快速转入赛后利用阶段奠定基础。同时,他建议适当调整部分场馆功能,兼顾赛时和赛后运营需要,在场馆赛时所需要的各种功能用房在保留竞赛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场馆赛后运营的需要,对场馆进行改造,实现场馆空间的充分利用。

 

沈瑾:
加强冬奥场馆赛后利用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副部长沈瑾介绍,在六年的冬奥会筹办工作中,“场馆的赛后可持续利用”是一项重要工作,“把冰上场馆改造好,把雪上场馆建设好,同时创造新的双奥遗产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冬奥会尤其是雪上竞技项目,大多为小众项目。这些场馆如果仅靠赛事和专业运动员用来训练,利用率太低,赛后很难维持运营,所以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在满足竞赛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功能使用,同时给未来留有改造和调整的余地。

 

 07  体育旅游 

 

张妹芝:
推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省委主委张妹芝建议,把握“后冬奥时代”发展契机,发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打造集体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性产业带。

 

她建议,深入研究京张沿线长城文化带的资源和地区文化,建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加强对京张铁路张家口站、宣化站等重要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创新利用,形成旅游品牌集群效应。

 

 08  体医融合 

 

黄宇光:
打造中国冰雪运动医疗保障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建议,应加大对冰雪运动和保障系统的投入,通过科学研究对高山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并加以完善,进而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地理分布和实地环境的高山滑雪和冰雪运动的医疗救援体系。同时,还应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将冰雪运动更多纳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助力全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


 
(图源:新华社)


 09  足球 

 

高彦明:
建议成立国家足球领导小组,实行部队制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彦明提出,中国足球振兴刻不容缓。


高彦明表示,中国男足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的时候,提议将振兴足球事业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立“国家足球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探讨适合中国男足冲击世界水平的体制。足球界应当特别强化国家意识,向中国乒乓球队学习、向中国女排学习。


高彦明建议,省级和国家队可以实行“部队制”训练管理。在国家队、省队因为违反纪律、不服从管理、品行不端被开除的,任何球队三年内不许录用。运动员职业生涯禁止文身,始终保持正气。

 

 10  体育文化 

 

叶诗文:
推动国际赛事筹办运营知识管理数据库与人才库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游泳系游泳运动员叶诗文表示,一直关注着我国重大体育赛事的筹办工作,尤其是即将在家门口举办的2022年杭州亚运会。她建议,要推动国际赛事筹办运营知识管理数据库与人才库建设,将我国良好的办赛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

 

杨伟坤:
依托“冬奥红利”发展体育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的副市长杨伟坤建议,依托“冬奥红利”发展体育产业,杨首先要从宏观层面制定完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明确对涉及体育产业的相关鼓励政策,从做好群众体育、培养体育人口以及减税降费和各类支持保障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杨伟坤还建议加快体育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将全民健身活动与综合体建设紧密结合,激发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进一步拓宽体育消费市场,满足各层次、各年龄段、各类体育爱好者的消费需求,促进体育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民革中央: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两岸武术交流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岸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中可以发挥其独有作用。为推动两岸武术交流,民革中央的《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两岸武术交流的提案》建议:

 

  1. 探索建立疫情常态化下的武术交流机制,促进两岸武术界积极往来。
  2. 推行中华传统武术行业标准,规范武术评定与赛事规则。
  3. 梳理两岸武术门派谱系,开展两岸武术寻根活动。
  4. 两岸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发掘中华传统武术世界价值。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北路8号院三里屯SOHO 6号楼5层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电 话
010-85647149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关注官方微信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关注官方微博

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9032038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视频中心

版权所有:北京财旅创邑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1904985685-1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